无论中西绘画,都强调写生。中国画的写生,严格意义上讲,其实就是对景创作。与西画比较,中国画似乎更强调主观能动性,更强调主、客融合,并通过笔墨语境这个艺术本体来完成画面,即由自然结构最终转化为笔墨结构,笔墨结构就是画面结构。缘于中国画的表现语汇是以笔墨为主体的,所以,我称之为笔墨结构,显得更为恰当。具体说来,这种由自然结构转化为笔墨结构,其中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,即主体、客体与本体。
先谈主体。主体就是画家的主观意识。面对物象,无论是山水,还是人物、花鸟,都强调画家的审美情趣,尊重第一感受。王阳明有个著名的学案,情节是这样的:一友指岩中花树问:“天下无心外之物,如此花树,在深山中自开自落,于我心亦何相关?”阳明说:“你未看此花时,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;你来看此花时,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,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。”阳明所说,正是道出了中国人观物审美的精神志趣。就是要动心,要调动主观情绪,移情于物,使眼前之物瞑合内心,达到一种物我合一的涵容状态。石涛所强调的“尊受”,我理解就是“尊重第一感受”。因为,初觉往往是最暗合心灵所寄的。所以,动心才能发见物象的内美和精神。
至于客体,就是我们需要表现的对象。客体世界总是以繁琐、复杂的形象呈现在我们面前,所以,我们要进行裁度、组织、集中与提升。黄宾虹先生讲:“取舍不由人,取舍可由人”。就是说,面对物象,我们要有所取、有所舍。否则,见什么画什么,恰如庄子所谓的“以有涯而追无涯,殆矣。”中国画不是造型艺术,而是造境艺术,这是与西画截然不同的审美趣味。造境之造,就在于匠心独运,就在于对物象的高度概括、高度提炼。所谓“以形写神”、所谓“遗貌取神”,就是要透过形象之表直取精神内核。所以,画家面对繁复的物象时,要具备如《坛经》中所说的:“见相离相”的本领。用今天的话说,就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。只有这样,才能变繁琐为单纯,化腐朽为神奇。从而,不被物象所束缚、所左右、所牵制。
本体,自然说的是艺术语言。中国画的艺术语系是笔墨。黄宾虹先生说“中国画民族性,非笔墨无以见。”笔墨是中国画的底线,不要这个底线,中国画也就无以安生、无以立命了。笔墨是体,也是用,是道,也是技,是不可分离的两面。笔墨自有笔墨的内在结构。黄宾虹先生的“太极图说”是本体范畴,他的五笔七墨就是技法范畴,整合起来,就是笔墨结构。笔墨结构不是孤立的笔墨符号,它涵盖了主体思想与客体对象。就是说,是一体三分又含三统一的有机体,是缺一不可的存在体。
中国画的写生,就是假借客体物象为媒介,运用笔墨本体来诉求、表现出主体思想,就是由自然结构转换到笔墨结构。这是中国画写生的美学主旨和全部意义。这种转换需要笔墨功力,需要艺术质素,更需要文化积淀。我以为,董其昌所说的“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”,不啻是提升这种转换能力最为有效的捷径。
由自然结构到笔墨结构,涵盖了主体、客体和本体这三个因素,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,相得益彰的。中国画所要传达的意象、意境、境界、精神也在这里得到彰显。
Copyright Reserved 2000-2024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
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(粤)B2-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(粤)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
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-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
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[2018]3670-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(总)网出证(粤)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